政策大招引爆增量资金预期
国常会释放重磅政策信号,推动保险资金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,彻底扭转险资短线操作的倾向。这一机制将驱动险资配置向权益资产进行战略性转移:存量险资股票配置比例每提升 1%,就能带来约 3500 亿元的增量资金;而大型国有险企每年新增保费的 30%(超过 3000 亿元)将定向注入 A 股,为市场提供坚实的资金面支撑。再加上社保基金年内已增持 A 股超 2000 亿元、ETF 规模逼近 3 万亿,机构资金的 “托底力量” 明显增强。
政策预期持续升温。7 月下旬重要会议临近,市场对地产宽松(限购松绑)和基建刺激(特别国债)的期待愈发高涨,政策工具箱的进一步打开有望成为市场突破的关键催化剂。
主力调仓暗流涌动
主力资金的调仓方向揭示出新一轮布局逻辑:
高股息与红利资产成为防御性配置的核心,银行股近期出现暴力拉升(招商银行单日涨幅超 3%),沪深 300 成分股单周吸纳资金 67 亿元。
科技成长赛道分化加剧:机构大举加仓创新药与固态电池(单日流入超 50 亿元),却同时抛售半导体板块 36 亿元、光伏逆变器 25 亿元,游资在光刻机与 PCB 概念中展开激烈博弈(工业富联获得 20 亿元资金扫货)。
中报业绩驱动调仓:主力借助业绩预告窗口快速切换仓位,电力(华银电力预增 4426%)、半导体(中芯国际预增 35%)等确定性板块获得资金倾斜。
-
这一板块正被主力疯抢!
白色家电 & 智能家电板块成为资金争抢的焦点,背后逻辑链条清晰:
政策红利释放:“以旧换新” 范围扩容与绿色节能补贴加码,直接刺激终端需求,政策力度超出预期。
成本压力缓解:铜铝等原材料价格下行,显著改善企业毛利率,盈利修复通道已实质性打开。
技术升级溢价:AI 大模型赋能推动产品从单品智能向全屋生态跃迁,头部企业通过高端化与全球化布局构建竞争壁垒,业绩弹性凸显。
光模块板块同步获得主力抢筹。台积电超预期的二季报验证了全球 AI 算力需求的爆发,800G 产品因北美云厂商加速 AI 集群部署进入放量期,1.6T 技术升级蓄势待发。国产头部厂商凭借硅光、CPO 技术深度卡位,再加上政策对高端光芯片自主化的支持,行业进入量价齐升的黄金期。
中报行情布局策略
中报季成为当前投资的胜负手:
业绩高增主线:截至 7 月 16 日,1494 家披露预告的公司中,超 410 家净利润增幅上限突破 100%,电力(华银电力)、半导体(中芯国际)等板块业绩确定性最高。
避雷优先原则:深交所已警示 “融资余额超 25% 的题材股风险”,业绩爆雷的个股频繁出现跳水(如惠城环保在利好兑现后大跌),需警惕估值与业绩背离的标的。
低位承接逻辑:主力从高位题材股向政策受益方向迁移,家电、电力设备等兼具政策与业绩支撑的板块成为新的抱团标的。
明日操作策略
短期市场或许延续震荡上行态势。从技术面来看,沪指 3500 点支撑稳固,创业板在高位蓄势,增量资金入场(私募仓位升至 78%、融资余额稳居 1.8 万亿上方)提供了流动性支撑。
持仓建议:
进攻端:聚焦中报高增的白色家电(政策 + 成本红利)、光模块(全球 AI 需求刚性);
防御端:配置银行股(高股息 + 险资增持)以对冲波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