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叙利亚南部的苏韦达省,一件大事正在发生。以色列和土耳其,这两个中东地区最会玩“代理人战争”的国家,现在好像不打算再继续演下去了。他们支持的武装打了起来,紧接着自己也半公开地亲自下场了。
标志性的一幕,是土耳其的军事大巴车队。车身上刷着醒目的土耳其国旗,就这么大摇大摆地开进了叙利亚,运送士兵去前线。
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,过去安卡拉做事,总要找个“支持叙利亚反对派”之类的由头,现在连这层窗户纸都懒得捅了。
这个动作的潜台词很清楚。土耳其在告诉所有人,尤其是在边境另一边盯着看的以色列:我的人,我亲自来保。这已经不是什么幕后支持了,这就是在划定势力范围,态度非常强硬。
土耳其这么着急上火,是因为就在几个小时前,它支持的武装被以色列人收拾了一顿。以色列空军的F-16战机搞了一次夜间突袭,从发现目标到投弹,据说连十分钟都不到。这说明以色列的情报网,早就把这片地区渗透得跟筛子一样了。
这次空袭,打得非常有水平,或者说非常阴险。炸弹没有去炸那些冲锋陷阵的士兵,而是专门盯着指挥系统和后勤补给下手。一辆作为前线指挥部的T-72坦克被第一个端掉,接着就是油罐车和弹药车队。
这么一搞,土耳其支持的“叙利亚新国防军”虽然人还在,但基本上已经瘫痪了。指挥官没了,坦克开不动,通讯也断了。
以色列用最低的成本,就把一次眼看要成功的攻势给瓦解掉了。这记耳光,打得土耳其脸上火辣辣的,所以才有了后面军用大巴入境的强硬回应。
事情的起因,还要再往前推一天。以色列之所以突然动手,是因为它在当地扶植的代理人,一支叫“尊严者运动”的德鲁兹民兵,快要被全歼了。这支民兵武装,装备差得可怜,手里基本就是些轻武器和老旧皮卡。
而他们的对手,土耳其支持的“叙利亚新国防军”,完全是另一回事。这支武装的主力是贝都因部落的人,但接受了土耳其的正规化训练,装备着坦克和重炮。
用正规军打民兵,结果可想而知。德鲁兹人的总部很快就被攻陷,再晚几个小时,以色列这颗棋子可能就从棋盘上被抹掉了。
所以,以色列的空袭,说白了就是一次紧急救援。它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在叙利亚南部经营多年的势力,就这么被人连根拔起。这背后牵扯到的,是两国更深层次的战略博弈。
对以色列来说,苏韦达省这个地方,是它的“安全红线”。这个地方离戈兰高地太近了,更重要的是,这里是伊朗向黎巴嫩真主党输送武器的潜在通道。
以色列最担心的,就是伊朗把精确制导导弹之类的“大杀器”,通过这条路送到真主党手里,一旦真主党掌握了大量精确打击武器,那以色列全境就都在别人的火炮射程之内了。这是以色列绝对无法接受的。
所以,它在这里扶植德鲁兹民兵,就是要在这条通道上安一个“钉子户”,专门负责监视和破坏。谁想动这个钉子,以色列就跟谁急。
之前,以色列主要防备的是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民兵。现在,换成了土耳其支持的逊尼派武装,但对以色列来说,性质是一样的。反正只要不是自己人控制这片区域,就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,必须出手干预。
再看土耳其这边,它的算盘也打得噼啪响。埃尔多安一直想恢复过去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力,在控制了叙利亚北部之后,自然想把手伸到南方来。在叙利亚南部搞一个亲土耳其的缓冲区,好处太多了。
一来,可以直接顶在以色列的脑门上,以后在中东跟美国和以色列讨价还价,手里就多了一张牌。二来,也是为了堵住老对手伊朗。
土耳其是逊尼派的大哥,伊朗是什叶派的领头羊,两边一直在争地盘。如果能在这里建立一个逊尼派控制区,正好能把伊朗势力向西扩张的路给堵死。
所以,土耳其这次在南部下血本,是想一石二鸟,既恶心了以色列,又防范了伊朗,顺便还能扩大自己的地盘。这笔买卖在安卡拉看来,非常划算,值得为此冒一次跟以色列擦枪走火的风险。
很有意思的是,俄罗斯在这个角落里基本没什么声音。按理说,俄罗斯才是叙利亚最大的域外玩家,但可能是在乌克兰被拖住了手脚,也可能是默许了这种小范围的冲突,好让各方相互牵制。这就给了以色列和土耳其一个直接掰手腕的机会。
一个地区强权认为这里是自家后院的防盗门,另一个地区强权想在这里建一个前出阵地。双方的战略目标是根本性冲突的,谁也不可能让步。代理人打输了,就只能自己撸袖子上了。
最倒霉的,还是当地的德鲁兹人和贝都因人。这两个族群,为了点水源和土地,几百年来就没消停过。现在,他们这点鸡毛蒜皮的部落恩怨,成了大国博弈的导火索。
战火一起,以色列的炸弹和土耳其的大巴都来了,但没人真正关心他们想要什么。他们的家园成了大人物的棋盘,他们自己,也成了随时可以牺牲的棋子。等到尘埃落定,不管谁赢了,他们的生活都回不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