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外援直突篮下时,广东球迷喉咙眼儿那声“防住啊”还没喊利索,篮球已经擦着篮板落网了。场边穿着宏远应援衫的老哥猛嘬一口烟:“完犊子,这赛季锋线够喝一壶的。”新赛季开打在即,这种忧虑像盛夏蝉鸣般扰得人心烦,特别是想起黄荣奇套着北控球衣在热身赛飞身抢断那会儿——这位本该穿着广东战袍的防守尖刀,愣是让自家饭堂门口三十万的预算板给绊倒了脚跟。
有记者私下掰扯,广东队续约开的价钱像是便利店夜班补贴,“三十万搁职业球员身上跟闹着玩儿似的”。北控那边呢?传出来的签约价码掀桌子都听响,七位数年薪拍在桌上不带眨眼。朋友聚餐时聊起这事,隔壁桌球迷醉醺醺插话:“买件好羽绒服还得几千块,人家防的是场均30+的NBA级别外援!”虽说具体金额成了更衣室里的“不能说的秘密”,可当黄荣奇的新东家官宣照笑得见牙不见眼,傻子都闻出味儿来了——这转会费差着档呢。
咱不扯虚的,单唠防守这摊活儿。上个赛季黄荣奇追防小外援那架势,活像黏在鞋底的口香糖,任你变向变速甩不脱。徐杰够灵够拼谁都承认,可183公分的小身板顶200斤的黑大个儿,那画面活像纸板箱挡推土机;胡明轩防守倒是够硬气,可进攻组织耗着心神,两头顾容易翻车。有场关键战录像回放七八遍,导播抓准黄荣奇绕掩护的瞬间按了暂停键——教练组几个老头子齐刷刷“啧”一声,那表情跟丢了传家玉佩差不多。
俱乐部内部其实门儿清。工资帽压着头顶不假,可核心轮换球员的工资早成了牌桌上的明码。有位退役球员直播时吐槽:“现在去野球场当外援都论场次结现钞,顶级联赛防箭头人物的倒拿情怀发电?”更损的是球迷论坛段子:“宏远训练馆地板都镶金边儿,球员合同咋就抠银粉呢?”连球馆门口卖玉米的大妈都听见风声:“放走小黄不划算哇,回头让人家拿分像切菜!”
管理层嘴上挂的“梯队建设”“薪资结构”全是教科书术语,实战掉链子时可没人翻课本。有圈内人点破窗户纸:当年赵睿防守端扛大旗,每场喘得跟拉风箱似的,后来转会费炒成天价才后知后觉——省下的钢镚早变成丢掉的冠军奖杯底座了。如今黄荣奇在北控拿百万年薪打得风生水起,球迷翻出广东集训时他给球鞋粘胶带的照片:膝盖结痂还没掉呢,续约合同倒先裂了缝。
转会窗关闭前夜,有位球队跟队记者发朋友圈感慨:“球员黄金期比生鲜超市的活鱼保质期还短。”眼下广东后卫线看着光鲜,真刀真枪干季后赛的时候,怕是要用徐杰胡明轩的体力去填防守窟窿。球探报告写得明白:黄荣奇防重点人的效率值进联盟前五,这种硬通货放走了,总不能指望啦啦队姑娘们上场当人肉路障吧?
赛场照明灯亮起时,擦得锃亮的更衣室地板能照见人影。可惜广东管理层没看清,地板上那些汗水渍早画好了警戒线——有些东西擦得掉,比如运动员滴落的汗水;有些东西擦不干净,比如账本上扎眼的报损单。当客队小外援又一次踩着广东标志突破上篮,全场骤然静默的三秒钟里,所有人都在等一个不复存在的防守尖兵。
#热点观察家第6期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