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俄乌冲突,大家可能都听过一些大人物的狠话,但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2023年7月扔出的一句话,真的是让人心里一震。他说,俄乌冲突可能会像美国当年炸日本那样,用核武器“打断乌克兰的最后一根脊柱”。这话听着就够吓人了,啥意思?背后有啥背景?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件事,把梅德韦杰夫的身份、他的说法、还有这场冲突的来龙去脉掰开揉碎讲清楚。
先说说这个梅德韦杰夫,名字全称是德米特里·阿纳托利耶维奇·梅德韦杰夫,1965年9月14日生在苏联的列宁格勒,也就是现在的圣彼得堡。他家算是个知识分子家庭,爸是化学工程师,妈是教俄语的大学老师。他小时候住在一套40平米的小公寓里,日子过得挺朴实。他还有点乌克兰血统,外公外婆是乌克兰人,姓科瓦列夫,祖上来自俄罗斯别尔哥罗德那边。
梅德韦杰夫学习挺厉害,1982年考进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学法律,1987年毕业,1990年还拿了个博士学位,研究的是国有企业的法律问题。他上学那会儿就特爱问“为啥”,老师都说他好奇心重。除了学习,他兴趣也挺广,喜欢恐龙、化学、体育,还玩过划船和举重。他老婆斯维特兰娜是他初中同学,两人感情一直不错,后来生了个儿子叫伊利亚,1995年出生的。
他还有些个人爱好挺有意思,比如迷英国硬摇滚,收藏齐柏林飞艇、黑色安息日这些乐队的黑胶唱片,尤其喜欢深紫。他还爱摄影,2010年有张照片还拍出了5100万卢布的天价。他平时也跑跑步、下下棋、练练瑜伽,喜欢看布尔加科夫的小说和《哈利·波特》,是个圣彼得堡泽尼特足球俱乐部的铁粉。
政治上,他起步不算晚。1990年代初,他在圣彼得堡市政府当过法律顾问,那时候就跟普京搭上了线,普京当时是副市长。1999年普京当总统后,他被拉进中央,先是总统办公厅副主任,后来升主任。2003年他当了政府第一副总理,2008年直接在普京支持下当上总统,到2012年卸任。他当总统那几年,想搞经济现代化、推技术创新,还试着跟西方搞好关系,比如2010年跑去硅谷开了个X账号,发了第一条帖子。不过他那些改革效果一般,很多计划没落地。2012年普京回来当总统,他就去当了总理,一干到2020年,然后转去安全会议当副主席。
俄乌冲突爆发后,他画风变了。从以前那个想跟西方套近乎的改革派,变成现在满嘴硬话的鹰派,经常在Telegram上发狠话,怼乌克兰、怼西方,成了克里姆林宫里最能喊的几个人之一。
2023年7月5日,梅德韦杰夫在Telegram上发了一篇帖子,直接把俄乌冲突跟核武器挂钩。他说:“任何战争,哪怕是世界大战,都能很快结束,要么签和平协议,要么就像1945年美国在广岛和长崎那样用核武器。”他还把乌克兰比成一根“脊柱”,说用战术核武器就能彻底打垮它的抵抗,让冲突赶紧完事儿。这话一出,全球都炸了锅,大家都在担心核战争这事儿是不是真要来了。
他提的“学美国炸日本”,指的是1945年8月6日和9日,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扔下的两颗原子弹。那时候二战快结束了,美国为了逼日本投降,直接用“小男孩”和“胖子”这两颗核弹,炸死了几十万人,日本扛不住就投降了。梅德韦杰夫拿这事儿打比方,意思很明显:俄罗斯也有核武器,要是逼急了,可能也会走极端,把乌克兰彻底打趴下。
这话听着挺唬人,但也不是他第一次放狠话。自从俄乌冲突2022年2月打起来,他就在Telegram上隔三差五发这种带火药味的言论。这次直接扯上核武器,估计是想给乌克兰和它背后的西方国家敲个警钟:别以为俄罗斯会一直耗着,真急了啥都干得出来。
要弄懂他这话,得先看看俄乌冲突咋回事儿。2022年2月24日,俄罗斯正式对乌克兰动手,说是要“去军事化”和“去纳粹化”,但实际上是想控制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一些地盘。这事儿得从2014年说起,那年乌克兰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并,东部的顿巴斯地区也开始闹独立,背后都有俄罗斯撑腰。到了2022年,普京觉得乌克兰靠西方太近,尤其是想加入北约,这让俄罗斯觉得安全受威胁,就直接开打了。
打到现在,战况挺胶着。俄罗斯占了乌克兰东部和南部一些地方,比如顿涅茨克、卢甘斯克、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的部分区域,但进展慢得像乌龟爬。乌克兰这边靠着美国和北约的武器支持,比如标枪导弹和高机动火箭炮,打得还挺顽强。2023年夏天,乌克兰还发动了反攻,想把丢的地抢回来,但也没啥大突破。
俄罗斯这边日子也不好过。西方制裁搞得经济一团糟,商店东西少,油也紧缺,军队还得靠雇佣兵和志愿者填窟窿。乌克兰那边也不轻松,城市被炸得破破烂烂,老百姓日子苦不堪言。两边都耗着,谁也不肯先低头。
梅德韦杰夫这时候跳出来说核武器,可能是想给俄罗斯提口气。战场上打得慢,经济又扛不住,他就用核威慑吓唬人,想让乌克兰和西方知难而退,别再拖下去了。
他说的核武器,不是随便吓唬人的玩意儿。俄罗斯是世界上核弹头最多的国家之一,根据公开数据,到2023年,它有大概5900枚核弹头,其中1500多枚是部署在导弹和轰炸机上的,随时能用。他提到的“战术核武器”,是那种威力小一点的核弹,主要是打军事目标,不是像战略核武器那样炸整个城市。但哪怕是小的,破坏力也够吓人,随便一颗就能把几十公里范围炸平,还不算辐射的后遗症。
他还点了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名。这地方是欧洲最大的核电站,2022年被俄罗斯占了。2023年那儿附近老打仗,国际原子能机构一直警告,说万一打坏了,可能会漏辐射,乌克兰、俄罗斯甚至整个欧洲都得遭殃。梅德韦杰夫拿这个说事儿,可能是想提醒大家,核风险不光是炸弹,电站也可能出大事儿。
不过,他这话真会变成现实吗?不好说。俄罗斯要是真用核武器,美国和北约肯定不会坐着看戏。2023年7月他发帖后,美国马上跳出来说,谁用核武器后果自负。北约也警告说,这会把冲突推到新高度。联合国还开了紧急会,大家都在吵怎么避免核危机。国际社会压力这么大,俄罗斯估计也得掂量掂量。
再说国内,俄罗斯老百姓本来就对经济不满,要是真扔核弹,国际孤立更严重,日子只会更难过。梅德韦杰夫这番话,可能是吓唬为主,真干的概率还不高。
到2025年,俄乌冲突还没停。乌克兰东部和南部还在打,战线没啥大变化。乌克兰靠西方援助守住基辅这些大城市,俄罗斯则忙着应付北约东扩的压力。2023年芬兰加入北约,给俄罗斯西北边境加了1300公里的新威胁,弄得局势更紧张。
梅德韦杰夫那话说了之后,国际上反应挺大。美国和北约直接警告,联合国忙着开会,波兰还说自己被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核计划瞄上了,国内老百姓都上街抗议了。但战场上没啥明显变化,核武器也没真用上。
俄罗斯内部,梅德韦杰夫这套激进说法有人捧场,尤其是民族主义那帮人。2023年他在莫斯科演讲,还喊着要“保卫祖国”。不过老百姓更关心面包贵了、冬天没暖气这些实事儿。2024年普京连任后,梅德韦杰夫还是安全会议副主席,但露面少了,影响力好像有点下滑。
冲突下一步咋走,谁也说不准。扎波罗热核电站还是个定时炸弹,国际社会盯着呢。核武器的阴影还在,但还没真炸出来。外交谈判也没啥进展,大家都还在硬扛。
梅德韦杰夫这话,乍一听挺吓人,细想想也有点虚张声势的意思。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,两边都累得够呛,他跳出来喊核武器,可能是想给俄罗斯撑个场子,顺便给对手下个套。但核战争这东西,真打起来谁都讨不了好,俄罗斯自己也得掂量后果。
从咱中国人的角度看,这事儿离咱们不近,但影响不小。全球局势一乱,能源、粮食这些都得跟着波动。梅德韦杰夫拿美国炸日本打比方,估计也想提醒大家,历史上的狠招儿不是没先例。但现在是21世纪,核武器不是随便扔的玩具,国际社会盯着呢。
你咋看这事儿?觉得核危机真会来吗?还是说这只是个嘴炮?欢迎留言聊聊,咱们一起想想这乱局咋破。
参考资料
[俄]A.穆欣著 高增训 赵亚玲 卫欣 任军译. 《普京与幕僚
#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