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梦得来的圣孙、被骂权贵圈最大败家子,但他这钱花得还挺有审美

今天讲一讲明宣宗,大明十六帝里排行老五,朱瞻基(年号宣德)。

他的头衔不少—— 朱棣做梦得来的圣孙

开创「仁宣盛世」的一代明君

土木堡之变当事人堡宗他爹废皇后、烧亲叔的硬核狠人蒲松龄毒舌过的「蛐蛐天子」康熙亲自为他下场反黑的天子偶像

在《大明风华》里,朱亚文演的就是他。

抛开叠buff的头衔,朱瞻基还是一个醉心萌萌哒艺术的黑皮硬汉!

商喜《宣宗出猎图轴》,马上汉子朱瞻基

他字画双绝,爱画猫,已经到了痴狂的地步。 别的皇帝搜美女,他搜猫。他命人到民间收集了上百只猫,养在后宫。

这些小咪,都是他画的,反差感太强了。

朱瞻基《唐苑嬉春图》

但你认为他只是大明小动物协会的御用画师吗?NO。他在字画创作上相当高产,他创立画院,帮大拿就业,推动宫廷绘画的行业繁荣。

他推动瓷器艺术,追求釉色的极致纯净与美感。

明宣德审美

论才华,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,朱瞻基可与宋徽宗并提。论治理,他更没荒废主业,在他治下,明朝版图达到鼎盛。

这个男人,享受和江山都要罢了。

猫奴皇帝的铁汉柔情

大明皇帝的奇葩浓度高得离谱,没几个正常人——嘉靖炼丹修仙求长生、光宗嗑药上头暴毙而亡、天启沉迷木工让魏忠贤专权…朱瞻基只是想做个猫奴皇帝,对比起来,精神状态领先太多了。

他养了100多只御猫,并非空穴来风。

他的代表作《唐苑嬉春图》,什么猫咪花色都有,品种很全面!

这只疑似三花,叼着鸟,炸着毛。

这只像刚刚洗完澡,蜷一团小憩。

在阳光下自然烘干的样子,谁看了不想狠狠rua一把?

看得人心暖暖的,连花草竹叶都画得细腻工整。

在他的《花下貍奴图》里,两只狸猫蹲在一块湖石旁,眼睛瞪得又大又圆。

他用「散锋撕毛法」画猫,把猫咪的毛发画得蓬松又生动。

朱瞻基《壶中富贵图》

这位爷可是正经八百的「马上天子」,亲征漠北、平定叛乱,文治武功都拿得出手。

但看他的作品,题材是花鸟走兽,风格是有宋画神韵的,清新工丽、不尚浮夸。

朱瞻基《秋塘群鹭图》

身在宫廷高墙下,他画的却是市井生机。

这些小羊也是他画的。

画里充满对自然生灵的细致观察与真挚热爱

笑死,他的《子母鸡图》上,手帐博主乾隆的印章真的太大了。

堂堂皇帝,画起鸡来如此细腻逼真…

谁能想到呢,这位黑皮硬汉,龙袍之下藏着一颗细腻的心。

他有一幅画叫《一笑图》,画中小狗在竹下摇尾巴。

画上,还有一行字:“御笔戏写一笑图”。

“笑”字的“竹”头,有意将“夭”字上的一撇,点在“大”字的右上边,写作“犬”字。

传闻,这是他为孙皇后所画,目的单纯到可爱——就是为了逗老婆一笑。

孙皇后是他废胡氏后立的第二任皇后,那样明目张胆的偏爱,承受了不小舆论压力。

《大明风华》汤唯和朱亚文版帝后

老婆不爱笑怎么办?他献上这画,“你瞧朕画的是什么? ” 果然,孙皇后被逗笑了:“两竿竹下绘一犬,扭首企盼为笑焉。” 好家伙,挖空心思想梗啊!

哪个皇帝会请大臣吃自己养的鱼呢?

他会。 他在紫禁城里边盖茅草房、种菜、养鱼,比乾隆领先一百年。 有一年七月十一日,朱瞻基邀请杨士奇、杨荣等大臣来草房参观,写诗弹琴,最后大吃一顿。

朱瞻基《武侯高卧图》

农家乐皇帝“睡到自然醒”,激情写诗: 日常庭院睡初醒,袅袅炉熏一缕轻。

他“吃完宵又赏月”,再写:月轮初上绿波平,银蟾影落冰壶净。

怪不得喜欢画山水,画毛茸茸呢。

这位爷爱自然,不只因为新奇,还因为家教好。

少年时,爷爷朱棣会带他到农民家里走走看看,让他了解百姓艰辛,做爱护百姓的好皇帝。

宣帝的理念是:“为君体天道,惠爱以广施”

他像一个生活家,在皇权里不改自在,依然充满生趣。

那么就要问了,不会工作不饱和吧?

艺术我要

江山我也要

他的黑点?有,人送外号「蟋蟀皇帝」。

没错,他派人到江南搜罗蛐蛐,把「斗蛐致富」搞成了流行趋势。蒲松龄在《聊斋志异:促织》里就狠狠吐槽过当时“一人飞升,仙及鸡犬”的歪风邪气,劳民伤财是石锤。

青花蟋蟀罐

但是,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起初也并不客观。然后,康熙忍不了了。1790年,康熙亲自下场“反黑”,叫来大学士下发最高指示,相当于通稿。

康总指示,节选欣赏一下:朕思宣德为君事业,各克殚尽。若表扬…朕尚可指示撰文称美。

核心意思就一句:别骂了!明宣宗文韬武略,配和朱元璋比肩。

康熙为什么这么挺他?

因为朱瞻基的成长轨迹简直像是青年康熙「先导版」:少年天子、平定叛乱、整顿吏治、改革司法。

别人不懂朱瞻基,康熙可太懂了。

他还有个外号叫「圣孙」。永乐七年(1409年),朱棣做梦,梦里说:“传世之孙,永世其昌”。

不久,朱瞻基出生。这么离谱,居然是真事儿…完全拿的天选剧本。

老朱家对他硬核养成。

他13岁被立为皇太孙,年少从军,16岁就爷爷朱棣北伐蒙古,真刀真枪见过大场面。

1424年朱棣去世,他爹朱高炽(明仁宗)继位,结果不到一年也走了,26岁的朱瞻基,就这么登基了。

开局并不舒适。

公元1430年,光苏州府就欠税八百万石,国库开着个大窟窿呢。

新皇登基,皇叔汉王朱高煦就跳反,他强硬平叛。

然后把叔叔做成了烤肉。

朱瞻基画的《戏猿图》,暗含了他对亲情和睦的向往。

可惜现实不遂人愿

当“明君”,他是有实绩的。

面对民生,他经常微服私访,跑到田间地头跟农民唠嗑,查税收做得好不好,及时纠错。治理也很扎实。

经济上缓和通货膨胀、减轻赋役,教育上建学校、推儒学,农业上搞生产、修复湖泊生态。

外交上,叫停从1406年就开始的交趾战乱,让国家喘口气搞建设。

在他治下的大明,没有大动乱、没有党争内耗、没有政策纷扰,粮食丰收,百姓富裕,国力大涨。

繁荣的“仁宣盛世”出现了,那是大明的黄金时代。

大明宣德炉/图源网络

大明的盛世景象,也都落在了朱瞻基的美学里。

瓷器界有个说法,叫「青花贵宣德」,这时期的青花瓷造型端庄古朴,色泽浓郁。

洪武有27座御窑厂,到宣德加到了58座,下面这个杏花盘子,现在看也不过时。

青花瓷,用苏麻离青料,烧出浓艳结晶斑与晕散效果,美得高级。

青花纹饰是宣德瓷的一大亮点,以勾线笔和渲染分水笔两种勾勒法为特点。

明宣德 青花云龙纹十棱葵瓣式洗

釉里红瓷器工艺,在此时达到制作巅峰,釉色如凝血,它们又被称为「宣红」「宝石红」。

顶部不着任何颜色,即为「灯草边」,完全是中式留白的艺术。

釉面油润晶莹,还创新了「白釉铺地剔花填红釉」,让瓷器的层次感更加丰富,纹饰简约灵动。

明宣德 青花矾红海兽波涛纹高足碗/图源网络

比奢侈品还奢侈的老祖宗审美。

明宣德 釉里红折枝花卉纹抱月瓶/图源网络

在大明艺术圈,朱瞻基是不可多得的好老板。

前面提到他设立了宣德画院,要知道,明初画家地位并不高,基本被当画工使。

朱瞻基是书画皇帝宋徽宗的粉丝,宋徽宗创立宣和画院,成了王希孟和张择端的伯乐,朱瞻基认可、学习并超越。

宋徽宗(左)与朱瞻基(右)

他吸收名家入宫,不但给offer,还赏金银、赐衣服、给官职,简直是天使投资人。

正是他亲力亲为,明代宫廷画派才盘活了。

浙派祖师爷戴进、善花果翎毛的边景昭、山水名手商喜。

明 戴进《海水旭日卷》

还有周文靖、谢环等,都是被他相中的千里马。

明 商喜《戏猫图轴》

他对皇叔叛乱手腕强硬,对画家下属却心怀宽仁。戴进因《秋江独钓图》画了个穿红袍的渔夫,被认为僭越,于是被人弹劾了,emm…

结果朱瞻基只是让他回家,没治罪,一整个轻轻放下。

太够意思了!朱瞻基的帝王生涯,没有朱元璋的杀伐狠厉,也不如嘉靖的行为艺术,他儿子堡宗甚至拉开了混乱序章。

但他在位十年,确实为国家留下了黄金时代的荣光。

作为太平天子,他心思细腻,在文化上极为开放包容。

《明宣宗行乐图》中朱瞻基春游的场景

他一身胡服混搭风,高尔夫、足球都安排上了,真会享受。

「不务正业」的艺术爱好,「走在道上」的江山功绩,在他这里,完美all in。

简直慕了!!! 真正的盛世美学,或许就得这样——会玩、懂生活、有情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