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最近娱乐圈最热的比拼,那肯定是张颂文和秦昊这两位大佬同场竞技了。一个靠《狂飙》直接封神,一个凭《隐秘的角落》让人相信内娱还有点救。观众都想看看,这俩演毒枭到底谁更带劲?可真把他们摆一块儿,你会发现,有的人还活在角色里,有的人已经变成了“自己”的代言人。
咱们先聊聊张颂文。这哥们早年间那股狠劲儿,真不是盖的。《猎冰》里的黄宗伟,每个细节都透着生猛——刚被盯上时还能笑得云淡风轻,人一走立马蹲下捻烟头,那眼神简直像狼被堵墙角,一秒让你后背发凉。还有穿白衬衫谈事那段,看起来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小人物,可低头瞬间野心就从眼底窜出来。这才叫入戏!那时候看他,你根本不觉得这是演员,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混进镜头里。
但自打火了以后,他就有点开始“端着”了。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里的赵不尤,本来就是个聪明小吏,可他非得把台词拖长、动作加重,还弄出一堆小手势,好像怕观众看不出层次感似的。结果反倒显得用力过猛,让人感觉他是在表演给大家看,而不是自然流露。他原来是演人物,现在成了在秀自己的表演方法,这转变比我家楼下理发店涨价还快。
再来看秦昊。他的问题跟张老师正好相反,不油腻,但太安全。《猎冰》中卢少骅这个角色,其实很适合考验演员:前期只是普通商人,被利益一步步吞噬才黑化。但秦昊从第一集就给你一种“大佬稳坐江山”的气场,仿佛什么都尽在掌控之中。我寻思着,你这起步也太高配了吧?关键情绪爆发,比如侄子死的时候,他低头、声调变化都有,可整个人像是在完成标准动作流程,一板一眼没啥新鲜感,就差背台词顺便做广播体操了。网友评论:“稳归稳,看多几集困意袭来。”这评价听着扎心,但确实道出了问题——套路化太严重,新鲜感全无。
至于段奕宏,这回是真的飞到天上去了。本该是藏锋敛锐的刑警林强峰,被他硬生生玩成了一场独角戏。不管吃饭还是抬手,说话都是设计好的,每一步都透露出“小心机”。和毒贩对峙时,该沉住气的时候却满脸写着“快夸我厉害”,语调浮夸得跟舞台剧一样。有网友吐槽:“段奕宏现在‘神叨’到让我怀疑是不是灵魂附体。”其实吧,他本来也喜欢用力,只不过现在没人敢劝,都怕泼冷水,于是一放飞直接冲破大气层。
为啥会这样?说到底还是因为火之后没人敢提意见。“当你红遍半边天时,全世界都是好人。”黄晓明一句话点破娱乐圈现状:张颂文火后被夸教科书级别,自然觉得自己的套路百试百灵;秦昊靠斯文败类形象收割粉丝,也懒得冒险换路数;段奕宏更不用说,本身爱较劲,现在干脆彻底放开自我。这种情况下,他们越来越习惯待在舒适区,把曾经那些让观众惊艳的小细节丢到了脑后。
但投资方可以糊弄过去,观众可不好骗。一旦你开始重复自己,“某某式表演”味道越来越浓,再高超技巧也难掩千篇一律。当初大家追捧,是因为能看到真实又复杂的人物,现在却只剩下一套熟悉到腻味的招式。不信问问周围朋友,是不是每次新剧上线,都能提前猜到这些演员下一步怎么走?
其实观众要求真的不高——别光顾炫技,也别总想着复制成功经验,只要踏踏实实活成那个角色,我们照样买账。如果继续躺平吃老本,不创新、不突破,到最后只能沦为流水线上的产品,被后来者轻松取代。“影帝影后”终究敌不过时间和审美疲劳啊!
当然,要想打破这种局面,也不是没有办法。首先,希望导演组能多一点胆量,对大牌演员也敢提建议,不要迷信所谓流量或口碑;其次,希望演员本人学会自省,多琢磨怎么塑造不同类型的新鲜人物,而不是陷入自嗨模式。此外,可以考虑引入更多新人或者跨界合作,让市场始终保持一定的新陈代谢速度,用外部压力逼迫老将不断进化。而作为我们普通观众嘛,该点赞点赞,该吐槽吐槽,用实际行动告诉创作者什么是真正值得追求的艺术表达,总不能永远当韭菜等收割吧?
最后想问一句:如果连曾经最让我们惊喜的大咖们,都甘愿守旧画地为牢,那国产影视还能留住多少期待与热情,对此你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