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引言】
法国达索公司要把“阵风”战机生产线搬到印度?这事儿听着新鲜,可背后藏着多少算计?印度突然成了欧洲军火链上的关键一环,莫迪政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更耐人寻味的是,特朗普前脚刚揭莫迪的“伤疤”,后脚印度就联手欧洲搞“去美国化”——这究竟是军事合作,还是一场政治报复?
【正文】
达索公司最近放话,计划在印度建首条海外“阵风”机身生产线,目标是2028年起月产两架。表面看是法国想扩大产能,实则暗合欧盟“重新武装欧洲”的战略。欧洲人想甩开美国单干,印度恰巧成了这盘棋的“活子”。要知道,欧盟去年砸下60亿欧元升级军工体系,印度这条生产线一开,欧洲战机供应链立马多了一颗“亚洲心脏”。
莫迪这次点头,可不光是图技术转让。5月印巴空战后,特朗普突然翻旧账,公开宣称“印度被击落5架战机”,直接戳破莫迪政府“零损失”的谎言。印度反对派趁机发难,逼得莫迪政府连夜开闭门会议。这时候跟法国勾肩搭背,明摆着是给华盛顿上眼药——你卖F-35还要附带政治条件,我转头就帮欧洲人拆你军火霸主的台。
更绝的是俄罗斯的神操作。印媒爆料莫迪要买42架苏-57加50架苏-35,俄方连生产线技术都打包送。法国人一看急了,立刻有样学样搞技术合作。现在印度左手握着俄制隐身战机,右手帮着欧洲增产“阵风”,美国的F-35?对不起,订单簿上压根没留位置。
这场博弈里最憋屈的当属特朗普。关税谈判压不垮莫迪,军火生意又被截胡,连自家社交媒体都成了印度反对派的“弹药库”。欧盟智库最新报告显示,印度参与欧洲军工计划后,美制武器在亚太市场份额可能缩水12%。莫迪这招“借欧抗美”,算是把地缘政治玩成了以牙还牙的江湖戏码。
【结语】
战机生产线背后,是莫迪在美俄欧三角局中的狠棋。当军事合作变成政治筹码,印度这条“阵风”生产线,迟早要吹乱大国的算盘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